【健康科普】@所有人,这份手卫生与合理使用手套方法待接收中
2025-04-30 18:05:45 68
  • 收藏
  • 管理

      每年的55日,是备受瞩目的世界手卫生日,旨在唤起全球对保持手部清洁、预防疾病传播的高度重视。2025年的世界手卫生日主题是合理使用手套,关键永远是手卫生,让我们来看看手卫生与合理使用手套的重要性吧。

     

     

    一、手卫生的重要性不容小觑

     

      我们的双手,就像勤劳的“小蜜蜂”,每天都会接触形形色色的物品,而这些物品上往往附着大量肉眼看不见的病菌,一旦我们不经意间用手触摸口鼻、眼睛等部位,病菌就可能趁机侵入人体,引发各种疾病,小到感冒,大到更为严重的传染性疾病。

      不要害怕!正确的手卫生,就能给我们的健康筑起一道坚固的城墙,将许多病菌阻挡在外。所以说手卫生是我们预防感染、守护健康的第一道防线,也是最经济、最有效的防控手段。

     

     

    二、手套并非万能的保护罩

     

      在医疗工作以及日常生活的一些防护场景中,很多人觉得只要戴上了医用手套,就仿佛穿上了“铠甲”,可以高枕无忧。但真相却并非如此。  手套和我们的双手一样,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被污染,根本没办法提供百分百的防护效果。而且,过度依赖手套,还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。数据统计仅在2020年2月至8月期间,全球医疗系统使用了30亿件个人防护装备,每天产生的医疗垃圾高达591吨,其中手套所占的比重相当大。

      不仅如此,过度使用手套还会造成资源的浪费,对环境产生巨大的压力,可即便用了这么多手套,也不一定就能有效减少细菌的传播。所以,合理使用手套这不仅关乎我们能否有效防控感染,更是践行绿色医疗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。

     

     

    三、2025年世界手卫生日三大目标

     

      1.规范执行:

      这要求我们无论是在医疗机构,还是在日常生活中涉及手部防护的场景里,都要优化手卫生操作流程,同时对手套的使用进行规范管理。在诊疗过程中,五个关键时刻确保手卫生依从性达标的同时,也要根据不同的临床场景和工作流程精准判断手套使用时机,避免不必要的浪费。

       2.战略提升:

      为了把手卫生提升到更高的层面,将其纳入到国家感染预防与控制(IPC)战略中,融入到医疗机构的标准操作规程(SOPs)里面,并且要与世界卫生组织(WHO)的全球行动计划以及2024—2030监测框架进行对标。争取在2026年前将手卫生依从性监测纳入国家院感防控的核心指标。目前全球只有68%的国家实施了这一举措,所以这项举措需要大家共同努力,让更多的人重视起来。

      3.绿色医疗:

      我们要提高公众对于手套过度使用所造成的环境和气候影响的认识,尤其是不必要使用手套所带来的资源浪费和环境负担。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自身做起,从源头减少医疗废物的产生,积极践行绿色健康的理念,这样才能让我们的医疗环境更加环保、可持续,守护好我们共同生活的地球家园。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四、不同人群如何做好手卫生与合理使用手套

     

      1.医务人员:  作为守护患者健康的天使,医务人员责任重大。在日常的诊疗工作中,一定要时刻牢记手卫生的五个关键时刻,严格按照规范的洗手步骤,认真仔细地清洁双手,确保每一个手指、每一处指缝以及手掌、手背等都能被清洗干净。  在使用手套方面,要根据具体的操作需求,选择合适的手套类型,并且正确佩戴、规范脱除。绝不能为了省事或者觉得戴了手套就万事大吉而随意滥用手套。

      2.群众:

      在医院就医时,要主动配合医务人员做好手卫生工作。比如在接触了医院的公共设施等,都要及时洗手或者使用手消毒剂来清洁双手。  在日常生活中,也要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,饭前便后、外出回家后、接触宠物后等这些时刻,都要记得洗手。  在照顾生病的家人时,同样要注意手卫生,在接触患者前后、帮助患者处理排泄物或者更换衣物等操作后,必须及时洗手或者进行手消毒。这样既防止了病菌的传播,也保护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。

      合理使用手套,时刻重视手卫生,是我们守护健康、保护环境的重要举措。让我们从现在开始,从每一次洗手、每一次正确使用手套做起,让健康常伴我们左右,让我们的生活环境更加美好。

     

    六步洗手法

     

     

    文|廖华英

    一审|肖向荣

    二审|郭铭

    三审|曾令斌





    上一页:没有了 下一页:【健康科普】活着的机器:强迫性人格障碍